为何印度人天生爱作弊
印度阿三精神胜利法,被巴军痛击坠毁六架战机后还能全国放假十天欢庆胜利,吃牛粪喝牛尿长大的印度人脑回路不是正常人能理解的
看这篇印度专栏作家的文章,“印度人天生就是骗子和投机分子”,原来欺骗是美德,作弊是从小就被灌输的理念,不然就会被别人骗,全印度人民一起骗,负负得正,互相抵消了
这样看来让放假十天举国欢庆的莫迪就是最顶级骗子
【为何印度人天生爱作弊】
帕拉什·克里希纳·梅赫罗特拉
当一个印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她的父母会在某个时候问她:“宝贝,哪种骗局是你最喜欢的?”喜欢的骗局类型能揭示出一种性格类型——这是父母为孩子未来担忧时不可或缺的指南,我小时候的回答坚定不移:“妈妈,饲料骗局。”
骗局是代代相传的,如今出生的人,十年后也会有他们自己钟爱的骗局:罗托马克、尼莫以及其他即将出现的新骗局。
我们印度人天生就是骗子和投机分子,大人物显然追逐更大的猎物,回报更高。每个印度人都竭尽全力去骗,你尽你所能,这就是学校教给我们的。
在印度,学会耍滑头就是学会如何生存,要是你不会,社会就会把你当作永远长不大的傻瓜,就像那些自由撰稿人。
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:如果你不剥削他人,那么你就会自动成为被剥削者。接下来的情况是,由于每个人都欺骗其他人,所有这些欺骗在最终的总和中相互抵消,实际上没有人真正获利,但这却是我们习惯于做且从基因上倾向于做的事,就像我们开车的方式一样,这是天性和文化的混合体。
店主醒来,拉开了店门,蜘蛛等着苍蝇飞进来,这店主或许是最不起眼的那种,这就是人们不愿搬离所在街区的原因,尽管熟悉并不意味着你不会被骗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酷无情:每次得手之后,虚伪的谄媚总是如影随形,骗子尊重被骗者的愚蠢,没有这一点,他什么都不是。
这种欺诈行为可能涉及最微不足道的事情,比如水管工、电工、木匠,还有从机场或火车站打车的费用。
卖香烟的人会留下五卢比,拒绝找零。
手机店的店员会打量你一番,估摸着你的情况,然后给你报一个虚高的手机壳和手机套的价格。
停车管理员会额外收取十元停车费。
每个游客都是待宰的羔羊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得陪伴、照看并充当导游来接待外国客人,他们不能单独行动,否则就会被宰。
你会递给他一张五百卢比的钞票,收银员会收下,然后找给你的钱比你算的少得多,当你问“嘿,剩下的钱呢?”他会回答:“哦,对不起,我以为你给的是百元钞票,”他在试探你,表面上,他会让你觉得你无理取闹,实际上,他内心是尊重你的。
建筑承包商会欺诈,房产商会在流淌的恒河中伸手捞钱,开发商的手则永远插在河床里。
这就是为什么印度父母总是告诫自己的孩子: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,一旦放松,你就上当了。
回到我之前的观点,在一个所有人都在欺骗所有人的体系中,事情总有办法达到平衡,这个体系总是处于一种均衡状态。
店主会欺骗顾客,店主会突发心脏病,他会去医院,在这里,他成了顾客,医院会照例骗他,收取高额的检查费和药费,他们或许还会给他装上一两个不必要的支架。
如今,医院的老板将会有一个孩子要上学,学校会让他交一大笔钱作为入学费,还要买校服、笔记本和课本,学校里的老师还会让医生的儿子来补课,从中赚取额外的费用。
这位学校老师的电脑要出故障了,他打算去尼赫鲁广场,那里的电脑店会趁机敲诈他一笔维修费。
手头有了钱,电脑店老板会去小卖部买酒,结果在那里被多收钱,但小卖部老板每月都免费给当地警察局送好几瓶酒。
同样,如果你不货比三家,水果摊主肯定会多收你的钱,但他还得给当地的恶霸、警察或者市政委员会交保护费。
汽车销售员会骗你,但当他的车坏了,修车师傅又会骗他。
那个高档礼品店的伙计会给走私来的货品贴上古怪的价格标签,从而将利润翻倍,但别忘了,他岳母会得癌症,到那时医院就有机会坑他了。
为什么,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家庭价值观,但家庭成员之间却总是相互欺骗,尤其是在财产问题上,族长/族母去世后,弟弟会一直霸占着祖传的优质房产,拒不搬离。
等等......
基本上,如果你看起来不够本地人样,不狠狠砍价,不质疑每一笔交易,那你就是活靶子,这就是印度的默认模式,没有印度人会信任另一个印度人,信任意味着好骗,这在我们的城市丛林里可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品质。
这也是为什么骗局对我们影响不大的原因,我们唯一担心的是板球队目前的状态以及板球运动员的婚礼。
有人可能会说,与其醒来后先欺骗一帮人,为何我们不诚实地进行交易呢?
你自己去问那个狡猾的印度人,看看他会怎么说。
千万别相信他跟你说的话。